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失节
释义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失去气节。人不可失节。(作谓语)
(2) (动)旧指妇女失去贞操。
[构成]
动宾式:失|节

反义词

守节

英文翻译

1.(失去气节) forfeit one's integrity; be disloyal

详细解释

失节 shījié
(1) [be disloyal]∶丧失气节,多指投降敌人
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绝不失节
(2) [lose one's chastity]∶封建礼教指妇女失去贞节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 [out of control]∶失去调节;失去控制;节序失常
饮食失节
晏子援绥而乘,其仆将驰, 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勿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吕氏春秋·知分》
(1).丧失节操。《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南齐书·褚贲传》:“世以为 賁 恨 渊 失节於 宋室 ,故不復仕。”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惟 睢水 之遗忠,始焉有愧;比 李陵 之失节,终则为多。” 老舍 《四世同堂》五:“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
(2).旧指女子失去贞操。 宋 程颐 《伊川先生语》八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寧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清 李渔 《巧团圆·词源》:“防失节的果得全贞, 曹小姐 才堪免辱。”
(3).违背礼节。《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4).失去控制;失于调节。《吕氏春秋·知分》:“ 晏子 援绥而乘,其僕将驰, 晏子 抚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
(5).不成节奏。《旧唐书·段秀实传》:“﹝ 秀实 ﹞乃召鼓人,阳怒失节,且戒之曰:‘每更筹尽,必来报。’”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王忠毅打得胜鼓》:“ 王忠毅公 为京尹时,公退即坐后堂,召皷手打得胜皷以为乐,皷失节者有罚。”
(6).不合节令。《汉书·刘向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宋书·五行志四》:“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也。既发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节之异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纪阴阳之失节,所以示人君不可忽天道也。”

成语(Idiom):失节

发音(Pronunciation):shī ji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失去节操或道德准则,行为失当、不端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失节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应有的节操和道德准则,行为不端正、失当,违背了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失节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正当,违背了道德和伦理准则。可以在讨论道德问题、批评不正当行为的时候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失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当时,鲁国的襄公迷恋于一位美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不顾国家大事,放纵自己的欲望,完全失去了一个君主应有的节操和品行。后来,这个故事成为了失节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失节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失”和“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为贪污受贿而失节,最终被判刑入狱。

2. 这位明星因为丑闻曝光而失节,一夜之间声誉尽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失”字与“节”字联系起来记忆。失节就是失去了节操。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大对失节这个概念的理解,例如“失身”、“失信”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因为作弊而失节,老师批评了他。

2. 初中生(13-15岁):那个学生因为欺负同学而失节,被学校开除了。

3. 高中生(16-18岁):他因为考试作弊而失节,被取消了奖学金。

4. 大学生(19-22岁):那个学生因为抄袭论文而失节,导致学术不端正。

希望以上关于“失节”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6: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