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尸谏 |
释义 | 基本解释◎ 尸谏 shījiàn 近义词死谏 详细解释同“ 尸諫 ”。《孔子家语·困誓》:“未有若 史鱼 死而尸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旧唐书·封常清传》:“仰天饮鴆,向日封草,即为尸諫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成语(Idiom):尸谏(shī jiàn) 发音(Pronunciation):shī ji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死后留下的劝告或忠告。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尸谏是由“尸”和“谏”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尸”指的是人的尸体,“谏”指的是劝告或忠告。尸谏的基本意思是指人死后留下的劝告或忠告。它形象地比喻人死后留下的言论或遗嘱,能够对后人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尸谏常常用来形容人死后留下的劝告或忠告,尤其是对于后人的教诲和警示。它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人在临终前给予后人的劝告,也可以用于强调人们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尸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导传》中。据传,王导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临终前写下了一份遗嘱,其中包含了对后人的劝告和忠告。这份遗嘱被后人称为“尸谏”,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临终前留下了一封尸谏,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 2. 这位老人临终前给孙子留下了一段尸谏,告诫他要坚持正义和诚实的原则。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尸谏”这个成语拆解为“尸体”和“忠告”两个关键词来记忆。想象一个人临终前留下的忠告,就像是他的尸体留下的遗言一样,能够对后人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尸谏”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拓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奶奶临终前给我留下了一段尸谏,告诉我要好好读书,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留下了尸谏,他们的忠告和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 3. 高中生:读了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作者留给读者的尸谏,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