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十三辙
释义

基本解释

十三辙 shísānzhé
[a folk art form] 指皮黄、鼓儿词等戏剧曲艺中押韵的十三个大类,就是: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麻沙、乜邪、遥迢、由求

详细解释

指皮簧、鼓词等戏剧曲艺所用的十三个韵类,亦称十三道辙。即中东(中冬)、江阳、衣期(一七)、姑苏、怀来、灰堆、人辰(壬辰)、言前(檐前)、梭波(梭泼)、麻沙(发花)、乜邪(迭雪)、遥迢(遥条)、由求(油求)。

成语(Idiom):十三辙

发音(Pronunciation):shí sān zh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有错误、有矛盾。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十三辙是由“十三”和“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十三”表示数量,意味着很多、许多。而“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引申为行为、言语的痕迹。因此,“十三辙”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有很多错误、矛盾之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一致、自相矛盾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某人言辞不当、不符合逻辑、缺乏一致性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十三辙”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从成语的构成来看,“十三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用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矛盾错误,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批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三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说辞十三辙,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2. 她的行为十三辙,说一套做一套,让人无法信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十三辙”与一个人同时说和做相矛盾的事情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行矛盾相关的成语,如“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说他喜欢吃蔬菜,但他却总是偷偷吃零食,真是十三辙。

2. 初中生:老师讲的课和他的笔记上写的完全不一样,真是十三辙。

3. 高中生:政治家的言行总是十三辙,让人难以信任。

4. 大学生:他在论文中提出的观点与他在讲座上的发言相矛盾,真是十三辙。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4 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