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十三家
释义

基本解释

(1)指 晋 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 卫瓘 、 缪播 、 栾肇 、 郭象 、 蔡谟 、 袁宏 、 江湻 、 蔡系 、 李充 、 孙绰 、 周瓌 、 范宁 、 王珉 。 南朝 梁 皇侃 《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 张侯 所学, 何晏 所集者也。 晋 太保 河东 卫瓘 字 伯玉 、 晋 中书令 兰陵 繆播 字 宣则 ……右十三家为 江熙 字 太和 所集。 侃 今之讲,先通 何 集,若 江 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 南唐 至 南宋 十三个制墨家,即 李廷珪 (包括 李 之子 承宴 )、 沉珪 (包括 沉 之子 宴 )、 关珪 、 张遇 、 常遇 、 潘遇 、 张谷 、 潘谷 、 叶谷 、 胡景纯 、 陈赡 、 梅赡 、 耿德真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儿时,於 彭门 寇钧国 家,见其先世所藏 李廷珪 下至 潘谷 十三家墨,断珪残璧,璨然满目”。(3)指 明 末 高闯王 等十三支农民起义军。 崇祯 八年(公元1635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 荥阳 集会。其中势力强大的有十三家。即 高迎祥 、 张献忠 、 马守应 、 罗汝才 、 贺一龙 、 贺锦 、 许可变 、 李万庆 、 马进忠 、 惠登相 、 横天王 、 九条龙 、 顺天王 。见《明史·李自成传》。(4)指《周礼》等十三种注本。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十三家》:“《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 孔 、 郑 、 王 、 何 、 服 、 杜 等注凡十三家……所举凡六家,而云十三家者,伪 孔安国 《尚书》传、 郑康成 《周礼》、《礼记》注、《毛诗》笺、《尚书》、《论语》注、 王肃 《周礼》、《礼记》、《毛诗》、《尚书》注、 何休 《公羊》学、 服虔 《左传》解诂、 杜预 《左传》集解也。”

成语(Idiom):十三家(Shi San Jia)

发音(Pronunciation):shí sān jiā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各种不同的势力或派别。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十三家是指十三个不同的势力或派别。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国家分裂成了十三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袖和势力,相互之间争斗不休。因此,十三家成为一个形容各种不同势力或派别的词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团体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势力或派别,彼此之间互相竞争或争斗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十三家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分裂成了十三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袖和势力,相互之间争斗不休。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各种不同势力或派别的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十三”和“家”两个字组成,其中“十三”表示数量,表示有很多不同的势力或派别,“家”表示团体或势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行业有十三家大公司竞争,市场非常激烈。

2. 我们公司内部也有十三家派别,经常争吵不断。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国家分裂成了十三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势力和派别,相互之间争斗不休的情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形容各种不同势力或派别的成语,如“百家争鸣”、“五湖四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班级有十三家同学,大家都是好朋友。

2. 初中生:这个社团有十三家分支,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的特色。

3. 高中生:这个行业有十三家大公司竞争,要想成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4. 大学生:这个学术领域有十三家学派,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5. 成年人:这个政治团体有十三家派别,他们常常互相争斗,导致内部不和谐。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11: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