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天地会 |
释义 | 基本解释清 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名天地会。又称“三点会”、“三合会”。以“反 清 复 明 ”为宗旨,因 明太祖 年号 洪武 ,故对内称“洪门”。其支派有小刀会、红钱会、哥老会等名称。相传创立于1674年( 康熙 十三年),从 福建 、 台湾 沿海地区逐步扩大到 长江 流域各省及两 广 地区。会员成分有农民、手工业工人、城乡劳动者和游民。1786年( 乾隆 五十一年)曾有 林爽文 起义。鸦片战争后,在 湖北 、 湖南 、 广西 、 广东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太平天囯 金田 起义后,各地天地会首领 陈开 、 李文茂 、 黄德美 、 黄位 、 林俊 、 刘丽川 、 朱洪英 、 胡有禄 、 朱九涛 等先后在各地起义。辛亥革命时期,它在有些地区的派系曾受同盟会领导,参加过各次起义。 成语(Idiom):天地会 发音(Pronunciation):tiān dì hu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天地会是指天和地交会,天地相连。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广泛和普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天地会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观念,认为天代表上帝,地代表人类,两者相交会形成天地会。这个成语表达了天与地的接触、交流和融合,意味着一种广泛和普遍的现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天地会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广泛和普遍。例如,可以说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是天地会的;这个观点在天地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地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天代表上帝,地代表人类,两者相交会形成天地会。这一观念在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地会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名词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问题是天地会的,每个人都知道。 2. 他的声誉在天地会间传播开来。 3. 这个观点在天地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天地会”与天和地相连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天地相交的图像,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了解更多关于天地会的文化内涵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家附近的公园是天地会的,每个人都去那里玩。 2. 初中生(13-15岁):这个问题是天地会的,每个人都知道答案。 3. 高中生(16-18岁):他的声誉在天地会间传播开来,大家都知道他的成就。 4. 大学生(19-22岁):这个观点在天地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