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韦编三絶 |
释义 | 基本解释《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汉书·儒林传序》:“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絶,而为之传。” 颜师古 注:“编,所以联次简也。言爱玩之甚,故编简之韦为之三絶也。”后遂以“韦编三絶”为读书勤奋、刻苦治学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絶,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在 卭笮 十餘载,沉研《易》象,韦编三絶,赋诗纵酒,以乐当年。” 元 耶律楚材 《过天德和王辅之》之四:“韦编三絶耽 羲 《易》,萧散风神真隐人。” 成语(Idiom):韦编三絶(wéi biān sān jué) 发音(Pronunciation):wéi biān sān ju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文才极高,能够写出非常出色的文章。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韦编是古代一种用来编织绳索的工具,三绝指的是古代中国三位文学家的绝妙才能。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像编织韦编一样,用才思和文笔巧妙地构建出出色的文章。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韦编三绝常用于形容文学才华出众的人,特别是在写作方面有非凡表现的人。可以用来赞美作家、诗人、记者等具有卓越文学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传,韦编三絶的典故源于唐代文学家韩愈。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以文笔出众而闻名。有一天,他在家中编织韦编,一边编织一边写文章。他的朋友看到后,非常惊讶,认为他能够同时做两件事情,而且做得都非常出色。于是,朋友们就用“韦编三絶”来形容他的才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韦编为主语,三絶为谓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真是韦编三絶,每一篇都让人叹为观止。 2. 这位作家的文笔非常出色,可以说是韦编三絶。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韦编三絶”与编织绳索的工具韦编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编织韦编的同时,也在写出非常出色的文章,以此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和贡献,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成就。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韦编三絶,每次都能让我们很容易理解。 2. 初中生: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可以说是韦编三絶。 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小说文笔极佳,堪称韦编三絶。 4. 大学生:他的研究论文写得非常出色,真的是韦编三絶。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