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文祸 |
释义 | 基本解释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指文字狱。《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况 康 雍 以来,文祸尤甚。”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三》:“他对于 明 季的遗老很有同情,对于 清 初的文祸也颇不满。” 成语(Idiom):文祸(wén huò) 发音(Pronunciation):wén hu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由于言论或文章所引起的祸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文祸”由“文”和“祸”两个字组成。“文”指文章、言辞,“祸”指祸患、灾祸。成语“文祸”表示因为言辞或文章而引发的祸患,指言辞或文章造成的不良后果。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言辞或文章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指因言辞或文章引起的争议、纷争或灾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成语“文祸”的故事起源。故事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经因为一篇文章而引发了内乱,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辞和文章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不慎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不当言辞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真可谓是自作文祸。 2. 这篇文章的发表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可谓是一场文祸。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文祸”拆解为“文”和“祸”,并通过与“文字”和“灾祸”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因为不当的言辞而引发了一场灾祸,就能够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文祸”相关的历史事件,了解言辞和文章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文过饰非”、“文不对题”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的恶意传言给班级带来了很多麻烦,真是一场文祸。 2. 初中生(13-15岁):这篇作文的内容引发了许多争论和纠纷,可见言辞的重要性,要避免文祸。 3. 高中生(16-18岁):媒体报道的不实言论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抗议,这是一场典型的文祸。 4. 大学生(19-22岁):在网络时代,不当的言辞可以迅速引发舆论风暴,造成严重的文祸。 5. 成年人(23岁及以上):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应该用言辞的力量传递真相,而不是造成更多的文祸。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