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文道 |
释义 | 基本解释文治之道。《国语·齐语》:“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成语(Idiom):文道 发音(Pronunciation):wén d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文道德的高尚品质和修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文道是由“文”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文”指文化、文明、文学等意义,代表着人类智慧和精神追求;“道”指道德、品行、修养等意义,代表着人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文道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文道德的高尚品质和修养,强调个体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追求文化素养和修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文道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注重道德规范和文化素养的发展。可以用来表达对人们的行为和品质的赞美,也可以用来指导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的追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道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说。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提倡以文化为基础培养人的品德和素养。因此,文道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道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了文道的风范。 2. 这个社团注重培养学生的文道修养。 3. 古代文人以文道为荣,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文”字和“道”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文化书籍,走在一条道路上,代表着修养和追求文化的道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文道的含义,可以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文道的内涵和重要性。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们学校倡导文道教育,要求我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好学生。 2. 初中生(13-15岁):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文道素养,塑造良好的品格。 3. 高中生(16-18岁):在高中阶段,我们要努力追求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