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武两榜 |
释义 | 成语(Idiom):武两榜 发音(Pronunciation):wǔ liǎng bǎ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科举考试中同时考取武举和会试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武两榜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武”、“两”和“榜”三个字组成。其中,“武”指的是武举,即武科考试,主要考察军事技能和武艺;“两”表示同时;“榜”则指的是科举考试的榜单,即考试成绩公布的名单。因此,“武两榜”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同时考取武举和会试的人,显示出该人才华出众,既有文才又有武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武两榜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既擅长文学,又具备出色的武艺或其他技能。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在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是一种高度的赞美和褒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武两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武举和会试两个阶段。武举是军事考试,考察人的军事技能和武艺;会试是文科考试,考察人的文学才华和才能。能够同时考取武举和会试的人被认为是才华出众、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形成了“武两榜”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武”、“两”和“榜”三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仅在文学方面表现出色,还是一位武术高手,真是个武两榜的人才。 2. 这位选手不仅在音乐上有才华,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堪称武两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武两榜”与“才华出众”、“全面发展”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同时在文学和武艺方面都非常出色,像是在两张榜单上都有名字,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科举考试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和典故。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在数学和绘画方面都很厉害,真是个小小武两榜。 2. 初中生(13-15岁):他不仅擅长演讲,还是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是个初中生武两榜。 3. 高中生(16-18岁):她不仅在科学竞赛中获奖,还是一位出色的舞蹈演员,是个高中生武两榜。 4. 大学生(19-22岁):他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乐器演奏家,是个大学生武两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