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遗牍 |
释义 | 成语(Idiom):遗牍 发音(Pronunciation):yí d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已经失传或遗失的古代文献、书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遗牍是指古代文献、书籍中已经失传或遗失的部分。它们可能是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智慧。遗牍也可以指已经被人遗忘的知识和技能。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遗牍一词通常用于形容珍贵的古代文献或失传的书籍。也可以用来形容失传的传统艺术、技艺或文化。此外,遗牍还可以用来比喻被人遗忘的知识或技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遗牍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原文为:“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竭力而不缺,不盈,不漏。’”其中的“述而不作”一词被解释为“只传述而不创作”,意味着重视古代文献的传承。后来,人们将“述而不作”解释为珍贵的文献,从而衍生出了“遗牍”的意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遗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本书收集了许多珍贵的遗牍,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2. 这位艺术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遗牍舞蹈,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遗牍的发音“yí dú”与“遗读”进行联想,想象自己在读一本古代遗失的书籍,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文献保护和传承的知识,探索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方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古代遗牍的书。 初中生: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很多关于遗牍的知识。 高中生:我对保护和研究遗牍文化非常感兴趣。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从事古代遗牍的研究工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