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引咎 |
释义 | 基本解释◎ 引咎 yǐnjiù 反义词诿罪 英文翻译1.[书] hold oneself responsible for a serious mistake; take the blame 详细解释归过失于自己。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会 涛 怖惧,遂自引咎。” 宋 欧阳修 《太尉王公神道碑铭》:“人有谤公於上者,公輒引咎,未尝自辩。”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是时 汪兆铭 已到 上海 , 唐绍仪 已引咎辞职也。” 成语(Idiom):引咎(yǐn jiù) 发音(Pronunciation):yǐn j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因为某个人的错误或过失而受到责备或处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引咎是由“引”和“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引”指引导、带领,“咎”指过失、过错。引咎的意思是因为某个人的错误或过失而受到责备或处罚。这个成语强调个人应当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后果。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引咎一词常用于表达某人因为自己的过失而主动承担责任或受到惩罚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犯错后,自觉地接受责任并主动承担后果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引咎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高祖本纪》中的一则故事。刘邦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争中犯了错误,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败。刘邦深感愧疚,于是主动引咎辞职,甚至准备自杀。刘邦的忠臣韩信劝他不要自杀,而是应该继续努力改正错误。最终,刘邦听从了韩信的劝告,重新整顿军队,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引咎”的典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引”和名词“咎”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犯了错,但是他勇于引咎,没有推卸责任。 2. 领导犯了错误,应该引咎辞职,以示对错误的负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引咎”与“引导过失”相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另外,也可以通过构思一个与引咎相关的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自讨苦吃”、“自食其果”等,以丰富对于责任和后果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小明做错了作业,老师让他引咎站在教室角落里。 2. 初中生:小红因为迟到而被老师罚站,她引咎承认自己没有按时起床。 3. 高中生: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的学生应该引咎自责,并接受相应的处罚。 4. 大学生:大学生组织活动时出现问题,他们应该引咎辞职,以示对组织的负责。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引咎”这个成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