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支吾 |
释义 | 基本解释◎ 支吾 zhīwu 近义词敷衍、马虎、搪塞、苟且、将就、草率、塞责、应付 英文翻译1.prevaricate; equivocate; hum and haw 详细解释亦作“ 支梧 ”。亦作“ 支捂 ”。1.犹支撑。抵挡;支持住不倒下。《旧五代史·僭伪传三·孟知祥》:“ 知祥 虑 唐 军骤至,与 遂 閬 兵合,则势不可支吾。” 宋 司马光 《乞进呈文字第四札子》:“况今已立秋,兼臣自体当得筋力差胜於前,可以支梧。只是无人扶掖,全拜起不得。”《朱子语类》卷一○八:“如人病寒下热药,少间又变成燥势;及至病热下寒药,少间又变得寒。到得这家计坏了,更支捂不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这路崎嶇,水縈紆,急得我战钦钦不敢望前去;况是棒疮发,怎支吾?”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铭》:“先生屈其经世之业,以支吾八口,泊然不见喜愠之色。” 康濯 《灾难的明天》:“ 春妮子 一扭身支吾着走了。她全身冰冷,没一点劲,回到家里俯在炕上躺着。” 成语(Idiom):支吾 发音(Pronunciation):zhī w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支吾指的是说话含糊不清、言不由衷、支支吾吾、含混不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支吾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说话的人含糊不清、言不由衷、支支吾吾、含混不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模棱两可、回避真相、不敢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支吾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或表达意见时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不敢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回避问题、不坦诚相对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在面对尴尬或困惑时表达不清楚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支吾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据说,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子产的贤人,他因为在政治上不愿意妥协而被迫辞职。当他被问到是否愿意重新担任职务时,他回答说:“吾有支,吾无支。”这种含糊不清的回答被人们称为“支吾”,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支”和“吾”分别代表了含糊不清、言不由衷、支支吾吾、含混不清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个善于支吾的人,从来不敢直接回答问题。 2. 这个政治家在面对难题时总是支吾其词,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支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支支吾吾,形象地展示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之相关的成语,如“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支吾不清,让老师很生气。 2. 初中生:面试时,他因为支吾的回答而没能获得这个工作机会。 3. 高中生:政治家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常常支吾其词,不敢明确回答。 4. 大学生:有些人喜欢支吾其词,逃避责任和承诺。 5. 成年人: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坦诚相对,而不是支吾其词。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支吾”这个成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