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止约 |
释义 | 基本解释抑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对眼儿,泪珠儿滴了万颗;止约不定,恰纔淹了,扑簌簌的又还偷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泪点儿盈盈如雨,止约不住。” 成语(Idiom):止约(zhǐ yuē) 发音(Pronunciation):zhǐ yuē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停止约定或约束,解除约束关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止约是由“止”和“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止,表示停止、终止;约,表示约定、约束。止约的含义是停止约定或约束,解除约束关系。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立下誓言或签订合约来约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止约则表示解除这种约束关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止约在现代汉语中用得较少,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 1. 法律合同:当双方达成一项协议后,一方希望解除合同,可以使用止约来表示解除约束关系。 2. 友谊结束:当两个朋友之间的友谊破裂或彼此不再联系时,可以使用止约来表示终止友谊关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止约这个成语的起源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但可以推测,止约的含义来自于古代人们对约束关系的认识和对解除约束的需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止约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破裂,决定止约。 2. 根据合同条款,一方可以通过书面通知来止约。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来记忆止约这个成语: 1. 关键词联想法:将“止约”与“终止约束”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2. 故事联想法: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将止约与解除约束关系联系在一起,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止约这个成语: 1. 拓展词义:了解止约在古代的具体用法和含义,了解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2. 比较成语:将止约与其他含义相近的成语进行比较,如“解约”、“终止合同”等,帮助理解这些成语的区别。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和朋友之间的约定已经取消了,我们决定止约了。 2. 初中生(13-15岁):他们之间的友谊破裂了,决定止约了。 3. 高中生(16-18岁):根据合同的约定,双方可以通过书面通知来止约。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出现问题,双方决定止约。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学习和理解止约这个成语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