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大训 |
释义 | 基本解释先王圣哲的教言。《书·顾命》:“嗣守 文 武 大训,无敢昏逾。” 孔 传:“言奉顺继守 文 武 大教,无敢昏乱逾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恪慎厥躬,祗勤于大训。” 明 宋濂 《送晋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诗序:“日以法言大训陈於前,俾王为哲王,斯民为 唐 虞 之民。” 清 龚自珍 《语录》:“凡 老氏 之大训九:曰虚、曰柔、曰默、曰静、曰退、曰守、曰慈、曰嗇。” 成语(Idiom):大训 发音(Pronunciation):dà xù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大规模的训斥、教训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大训是一个表示严厉批评或教训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大规模的训斥和批评。它强调了批评的力度和严重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大训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上级对下级的批评,或者对某个人或团体的公开批评和训斥。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事件或行为的强烈谴责和批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训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事件。相传在秦朝时期,秦始皇曾经下令对丞相李斯进行大规模的训斥,因为李斯在处理政务时犯了严重的错误。这个事件被后人称为“大训李斯”,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大”表示规模庞大,表示批评的力度和严重性;“训”表示批评、教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上级对下级进行大训,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提高工作质量。 2. 这个演员因为丑闻被大训了一顿,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训斥声音在耳边响起,以帮助记忆“大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批评、教训相关的成语,例如“严词批评”、“责备有加”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对我进行了大训,因为我上课不认真听讲。 2. 初中生:爸爸对我进行了大训,因为我迟到了很多次。 3. 高中生:班主任对我们进行了大训,因为我们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4. 大学生:导师对我进行了大训,因为我没有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5. 成年人:老板对我进行了大训,因为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