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弃笔从戎 |
释义 | 成语(Idiom):弃笔从戎(qì bǐ cóng róng) 发音(Pronunciation):qì bǐ cóng ró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放下文人的身份,投身军旅,表示壮志豪情,舍弃文人雅士的生活,投身军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原指文人放下文笔,投身军旅,表达了壮志豪情和报国心情。后来也用来形容某些人放弃原有的职业,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决心和勇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放弃原有的职业或身份,选择从事不同的工作或事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选择艰苦的环境或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战国策·魏策》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文人叫曹刿,他擅长文学,但是国家处于战乱之中,他决定放下文笔,投身军旅,为国家效力。这个故事成为了“弃笔从戎”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弃:放弃;笔:指文人的身份和文学才华;从:从事;戎:军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但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选择了弃笔从戎。 2. 面对国家的危机,他毅然决然地弃笔从戎,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弃笔从戎”拆分为“弃笔”和“从戎”,并结合故事起源和基本含义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文人放下手中的文笔,披上戎装,英勇地投身军旅。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韩国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文武双全”、“文韬武略”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看到了电视里的军人英雄,决定长大后也要弃笔从戎。 2. 初中生:他的爷爷曾经是一名军人,他也想效仿爷爷,弃笔从戎。 3. 高中生:虽然他的父母希望他考上大学,但他决定弃笔从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