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视民如伤 |
释义 | 成语(Idiom):视民如伤(shì mín rú shāng) 发音(Pronunciation):shì mín rú shā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对待人民像对待伤口一样,非常小心谨慎。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视民如伤是指治理国家时,要像对待伤口一样小心谨慎,不可轻视人民的痛苦和利益。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该成语常用于批评官员或领导对待人民不够关心、漠视民生问题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公冶长视人如伤。”公冶长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贤人,他在治理齐国时,非常重视人民的利益,像对待伤口一样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该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意义如下: - 视:看待、对待 - 民:人民 - 如:像、如同 - 伤:伤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领导应该视民如伤,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 2. 这位官员完全不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根本没有视民如伤的意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该成语与“视为伤口”联想起来,意味着对待人民要像对待伤口一样小心谨慎。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民相关的成语,例如“民生凋敝”、“民不聊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告诉我们要视民如伤,不可以欺负同学。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应该学会视民如伤,尊重他人的权益。 3. 高中生(16-18岁):领导忽视民生问题,完全没有视民如伤的意识。 4. 大学生(19-22岁):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要时刻保持视民如伤的态度,关注社会问题,为人民谋福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