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肤受之诉 |
释义 | 成语(Idiom):肤受之诉(fū shòu zhī sù) 发音(Pronunciation):fū shòu zhī s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因为受到委屈或冤枉而产生的愤怒和不满之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肤受之诉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臣闻之,有罪不肤受之诉。”意为受到冤屈时不能沉默不语,应该表达出来,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委屈和冤枉。肤受之诉强调了个人应当争取自己的权益,不应忍受冤屈和委屈。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肤受之诉常用于描述受到冤屈或委屈的人表达不满和愤怒的情景。可以用于讨论社会公正、个人权益等话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肤受之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古代社会中,人们认为个人的尊严和权益是需要维护的,如果受到冤屈或委屈,应该积极表达出来,以求得公正和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肤受之诉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肤”表示肌肤,指人的身体;“受”表示遭受;“之”表示的是所有格;“诉”表示诉讼、申述。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表达了受到冤屈或委屈后应该表达不满的含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于是肤受之诉,向上级反映了这个问题。 2. 这个学生因为被老师误解,感到委屈,于是肤受之诉,向校长申诉了。 3. 在法庭上,被告人肤受之诉,表示自己是清白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类比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肤受之诉”类比为皮肤受到伤害后的疼痛和不适,表示遭受冤屈和委屈后的愤怒和不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委屈”,“冤枉”,“维权”等,以扩展对相关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当我被同学冤枉时,我会肤受之诉,告诉老师真相。 2. 初中生(14岁):如果受到不公正对待,我会肤受之诉,争取自己的权益。 3. 高中生(17岁):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我们应该勇敢肤受之诉,为自己争取公正。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