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五尺之童
释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wǔ chǐ zhī tóng ㄨˇ ㄔㄧˇ ㄓㄧ ㄊㄨㄙˊ

五尺之童 


亦作“ 五尺之僮 ”。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孟子·滕文公上》:“从 许子 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朱熹 集注:“五尺之童,言幼小无知也。” 汉 董仲舒 《粤有三仁对》:“是以 仲尼 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 晋 李密 《陈情表》:“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亦省作“ 五尺 ”。《战国策·楚策二》:“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 清 魏源 《子思子章句序》:“ 尼 门五尺所言,要非霸世所得闻者。”参阅 明 陆深 《春风堂随笔》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五尺之童

成语(Idiom):五尺之童

发音(Pronunciation):wǔ chǐ zhī tó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年龄虽小但有才干、有智慧的孩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五尺之童是指身高只有五尺(约1.5米)的孩子。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年龄虽小,但却有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它强调了人的才能和智慧不仅与年龄无关,也不仅取决于身体的大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年幼但聪明伶俐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年龄段的人的才能和智慧超过了他们的年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年幼的孩子名叫孟子。他虽然身材娇小,但才智卓越,能言善辩,被誉为“五尺之童”。孟子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言论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尺之童是一个由五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五尺”表示身高只有五尺,即1.5米左右,“之”是一个介词,表示“属于”的关系,“童”表示孩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小女孩虽然只有五岁,但是她的智商超过了同龄的孩子,真是五尺之童。

2.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数学方面的才能让他成为了学校里的五尺之童。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记住五尺之童这个成语,可以将“五尺”与“身高”联系起来,表示孩子的身高只有五尺;而“之童”可以理解为“这样的孩子”,指的是才能超过年龄的孩子。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对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他的思想和著作,了解他对教育、政治和社会伦理的贡献。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的妹妹虽然才五岁,但是她已经是五尺之童了,学习成绩非常好。

2. 初中生:虽然他只有十三岁,但是他的才能已经让他成为了学校里的五尺之童。

3. 高中生:尽管他是个高中生,但是他的才华和智慧让他成为了五尺之童,备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9: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