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一纸书 |
释义 | 基本解释《晋书·刘弘传》:“ 弘 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寧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 刘公 一纸书,贤於十部从事。’”后用以为典,或以“一纸书”代指书信。 唐 许浑 《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 季氏 千金诺,更望 刘公 一纸书。” 唐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诗:“空惭 季布 千金诺,但负 刘弘 一纸书。” 宋 范成大 《采莲》诗之三:“空江日暮无来客,断肠 三湘 一纸书。” 元 耶律楚材 《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懒答禪师一纸书,禪师佳句古谁知?” 成语(Idiom):一纸书(yī zhǐ shū) 发音(Pronunciation):yī zhǐ s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一纸书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书籍或文章。它强调了书籍作为知识的传播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对人们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纸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位读书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卖书的商人,商人手中拿着一本书,对读书人说:“这是一纸书,里面记载了很多智慧和知识。”读书人深受启发,立即购买了这本书。从此以后,人们用“一纸书”来形容一本书籍的重要性和价值。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一纸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本小说是一纸书,但它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他的这篇文章真是一纸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匪浅。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一纸书”与阅读、知识传播等概念进行关联来记忆。可以想象一本书展开后,纸张上写满了知识和智慧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来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同时,也可以通过写作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喜欢读一纸书,因为它们可以带给我很多乐趣和知识。 2. 初中生(14岁):老师说,一纸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我要努力读书。 3. 高中生(17岁):我认为一纸书比电子书更有魅力,因为它们能让我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和气息。 4. 大学生(20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纸书仍然是我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5. 成年人(30岁):我喜欢把一纸书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希望能够分享知识和智慧。 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纸书”这个成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