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制勑
释义

成语(Idiom):制勑(zhì hé)

发音(Pronunciation):zhì h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控告、举报。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制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制”意为制裁、制止,而“勑”则代表勒索、敲诈。合在一起,制勑的含义是指控告、举报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指控对方进行勒索或敲诈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制勑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他人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和控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表达对欺诈行为的谴责,或者表达对不正当行为的揭露和曝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制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中。当时,鲁国的哀公得知自己的妃子娶了一个外国人作为情人,于是他向妃子的父亲进行了控告。这个故事中的控告行为被后人称为“制勑”,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制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制”为动词,意为制裁、制止;“勑”为名词,意为勒索、敲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制勑了那个贪官,揭露了他的腐败行为。

2. 她制勑了公司的内部丑闻,保护了员工的利益。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制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尺子(制)在另一个人的脖子上使劲压(勑),表示对对方的控告和压制。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一些常用的成语包括“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小明制勑了小红偷他的铅笔。

2. 中学生:我制勑了我的同桌作弊的行为。

3. 大学生:他制勑了公司老板的贪污行为,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7 19: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