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乙乙
释义

基本解释

(1).难出之貌。《说文·乙部》:“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 段玉裁 注:“乙乙,难出之貌。”《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李善 注:“乙,难出之貌,音轧。”乙乙,六臣本作“轧轧”,注:“乌入切。” 古直 《忆亡友朝露次残梦韵》:“忧心乙乙似抽丝,且自挑灯读楚词。”《花月痕》第五一回:“言必有物,不类《齐谐》,丝抽乙乙,杼轴予怀。”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
(2).犹一一,逐一。 清 田雯 《缲车辞》:“初长如蚁今成蠒,乙乙上簇黄白满。”
(3).象声词。 唐 元结 《补乐歌十首》序:“诚不足全化金石,反正宫羽,而或存之,犹乙乙冥冥有纯古之声,岂几乎司乐君子道和焉?” 清 江炳炎 《摸鱼子》词:“盼不到,边鸿乙乙传书字。”

成语(Idiom):乙乙

发音(Pronunciation):yǐ y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相似,没有什么区别。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乙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成语,由同一个字乙重复两次组成。乙在古代是用来表示第二个字的,因此乙乙表示的是两个相同的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成语强调了两者的相似性,强调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乙乙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事物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区分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长相相似,或者两个事物在外观、性质等方面非常相似。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观点、意见等没有本质区别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乙乙这个成语的起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上》:“乙乙,无咎。”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乙乙是由同一个字乙重复两次组成的成语,乙在古代是用来表示第二个字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两个人长得乙乙,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2. 这两本书的内容乙乙,读起来都差不多。

3. 他们的意见乙乙,都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两个乙字重复在一起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个乙字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一样的图形,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如出一辙”、“一模一样”等,来丰富对相似性的描述。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这两个玩具乙乙,我都喜欢。

2. 小学生:这两个故事的结尾乙乙,都是主人公取得了胜利。

3. 初中生:这两个学校的校服风格乙乙,都是蓝色的。

4. 高中生:这两位作家的写作风格乙乙,都很细腻。

5. 大学生:这两个理论的观点乙乙,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8 2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