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一柱 |
释义 | 基本解释(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雷书》:“ 大中祥符 间, 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 成语(Idiom):一柱 发音(Pronunciation):yī zh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一柱”源自于建筑中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它承担着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任。在引申意义上,一柱指的是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或事物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组织、团队或事业中担当重要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事物在某个领域中起到关键作用,缺一不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礼记·曲礼上》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叔牙曾担任过鲁国的宰相,他的治理非常得力。有一次,公叔牙在宴会上与众人谈论鲁国的兴衰,他用手指着柱子说:“吾以为鲁国如此,若去此柱,便会倒塌。”他用这个比喻形容自己在鲁国的重要地位。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一”和“柱”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们团队的一柱之力,没有他,我们无法完成这个项目。 2. 这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一柱之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一柱”与建筑物的柱子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或事物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任,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一柱”相关的其他成语,如“一枝独秀”、“一股脑儿”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一柱之力,没有她,我们不知道怎么学好知识。 2. 初中生:爸爸是我们家庭的一柱之力,他工作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 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一柱之力,他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成为学生们的一柱之力,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