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急章拘诸 |
释义 | 成语(Idiom):急章拘诸 发音(Pronunciation):jí zhāng jū z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急于批阅、拘泥于字句。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急章拘诸是由《左传·成公十四年》中的“春秋之义,急章拘诸”而来。急章指急于批阅的章奏,拘诸指拘泥于字句。成语急章拘诸形容人对事物过于追求细节,过于拘泥于形式,不能看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容易陷入琐碎的细节中无法自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急章拘诸常用于批评人们过于追求细节、拘泥于形式,而忽略了事物的整体和本质。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沉迷于琐碎细节、无法抓住重点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急章拘诸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成公十四年。这年,鲁国君主成公因为一次战败,心情沮丧,请求臣子为其撰写章奏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臣子们急于完成任务,却拘泥于字句,纠缠不休。成公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因此有了“春秋之义,急章拘诸”的记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急章拘诸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这个问题急章拘诸,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 2. 在解决问题时,不要过于急章拘诸,要注重整体思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急章拘诸联想为一个人急于批阅章奏,却被纠缠于字句,无法抓住重点。可以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成语急章拘诸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细节追求、形式主义相关的成语,如拘泥小节、见微知著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经常嘱咐我们不要急章拘诸,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2. 初中生:我觉得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太急于表现自己,结果急章拘诸,文章没有亮点。 3. 高中生:在准备考试时,我们不要急于死记硬背,要理解知识的本质,不要急章拘诸。 4. 大学生:在做研究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思考,不要急于急章拘诸。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