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以偏概全 |
释义 |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yǐ piān gài quán ㄧˇ ㄆㄧㄢ ㄍㄞˋ ㄑㄨㄢˊ以偏概全 片面地根椐局部现象来推论整体,得出错误的结论。 郭沫若 《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旧诗词中有好东西,但不等于旧诗词都好,那样就是以偏概全。”《人民日报》1965.2.23:“领导者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善于以点带面,不要以偏概全。”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以偏概全 成语(Idiom):以偏概全 发音(Pronunciation):yǐ piān gài qu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根据个别的事物或个人的特点,推断整体的情况或性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以偏概全是一个贬义词语,指人们根据个别的情况或个人的特点,对整体进行主观推断或评价,从而产生错误的结论。这种行为常常忽略了整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以偏概全的行为常常出现在判断他人、评价事物、归类群体等情境中。例如,当一个人遇到一个不友好的行为时,他可能会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友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没有关于以偏概全成语起源的具体故事或传说。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based on)+ 偏(partial)+ 概(generalize)+ 全(whole)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应该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 2. 不要以偏概全地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成语分解为“以偏”和“概全”两个部分,理解其含义。同时,可以尝试将这个成语与自己曾经有过以偏概全行为的经历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判断、评价相关的成语,如“见微知著”、“以貌取人”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和事物,并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判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不喜欢吃西红柿,所以我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蔬菜都不好吃。 2. 初中生(13-15岁):他一个人做错了事情,老师却以偏概全地认为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不守纪律。 3. 高中生(16-18岁):她看了一部电影后,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同类型的电影都没有意义。 4. 大学生(19岁及以上):在大学里,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言行,不要以偏概全地评价一个人的品质。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