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仪曹 |
释义 | 基本解释(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 , 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成语(Idiom):仪曹 发音(Pronunciation):yí cá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官吏、仪仗队伍等行列排列整齐的场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仪曹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仪”指仪态端庄,整齐划一,“曹”指一队人或物排列整齐。这个成语形容人或物的行列整齐,仪态端庄,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仪曹一词多用于形容官吏队伍、仪仗队等整齐划一、庄重肃穆的场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仪容仪表整齐,仪态庄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隐公元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鲁国的隐公出行时,有一位名叫仪曹的官员负责整理车马行列,使之整齐划一。后来,人们就用“仪曹”来形容整齐划一的场面。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仪曹整齐划一,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2. 在国际大赛上,中国队的仪曹队伍举世闻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仪曹”这个成语联想成一群整齐排列的官员或仪仗队伍,他们仪态端庄,庄重肃穆。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仪态、庄重相关的成语,如“仪态万方”、“庄重肃穆”等,来扩展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老师带领我们队伍走进了仪曹,大家都很整齐。 2. 初中生(14岁):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仪曹队伍整齐划一,很庄重肃穆。 3. 高中生(17岁):参观官方机构时,看到了一支仪曹队伍,他们的仪容仪表非常端庄。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