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以日易月
释义

基本解释

古代礼制:帝王去世,太子继位得服丧三年(三十六月),后来 汉文帝 改为三十六日即释服终丧,因称“以日易月”。一说谓二十七日释服。《晋书·礼志中》:“礼官参议博士 张靖 等议,以为‘ 孝文 权制三十六日之服,以日易月。道有污隆,礼不得全,皇太子亦宜割情除服。’”《汉书·文帝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红者,中祥、大祥以红为领缘。纤者,禫也。凡三十六日而释服矣,此以日易月也。’……此丧制者, 文帝 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何为以日易月乎!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七月,岂有三十六日之文!”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圣人大孝,在乎善继。枢务之重,军国之殷,纘而承之,不可蹔闕。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五年》:“自 汉文 短丧,歷代因之,天子遂无三年之丧…… 寿皇圣帝 至性,以日易月之外,犹执通丧。”

成语(Idiom):以日易月

发音(Pronunciation):yǐ rì yì yu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以太阳代表的“日”来代替月亮,表示用一种更好的事物替代原本较差的事物,即以优秀的事物取代平庸的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太阳取代月亮,比喻用更好的事物取代较差的事物。它强调了对进步和改变的追求,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事物,不满足于现状。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改善现状的精神。它也可以用来指代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某个领域里取得更好的成绩或更高的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燕子的人,他非常喜欢月亮,每天都盯着月亮看。有一天,他听说太阳比月亮更加辉煌,于是他决定放弃对月亮的迷恋,而去追求更好的太阳。这个故事就是以太阳代替月亮,用更好的事物替代较差的事物的象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日易月的结构是“以+物品1+代表的物品2”,其中物品1代表较差的事物,物品2代表更好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满足于现状,总是以日易月地追求进步。

2. 这家公司以日易月,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太阳和月亮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太阳的光芒比月亮更加明亮,用太阳取代月亮,表示用更好的事物替代较差的事物。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以卵击石”、“以毒攻毒”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每天都努力学习,以日易月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2. 初中生:他参加了各种培训班,以日易月地提升自己的技能。

3. 高中生: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日易月地获得了一个大学奖学金。

4. 大学生:他利用假期的时间参加实习,以日易月地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5. 成年人: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学习进步,以日易月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1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