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议郎
释义

基本解释

官名。 汉 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 汉 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 晋 以后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晋书·山涛传》:“除议郎,帝以 涛 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牀帐茵褥。”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七:“长兄专城居,仲兄为议郎。”

议郎(yì láng)

发音:yì láng

基本含义:古代官员的职位,也指议事的人。

详细解释:议郎是古代中国官员的职位,属于郎官一级,负责参与朝廷的议事活动。他们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建议,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决策。议郎的地位较高,有时也被称为“议官”或“议员”。

使用场景: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具有决策权和发言权的人,尤其是在政治和决策领域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讨论或会议中有发言权的人。

故事起源:《晋书·王敦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王敦在叛乱时期,任命了一些官员为议郎,以参与决策。后来,这个词逐渐成为描述具有决策权和发言权的人的称谓。

成语结构:议郎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议”是动词,表示讨论、商议;“郎”是名词,指官员的职位。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是公司的议郎,对于公司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在会议上,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仅是议郎们。

记忆技巧:可以将“议”字与“讨论”联系起来,将“郎”字与“官员”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和官员职位体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议郎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上选了一个班长,他就像我们班的议郎一样,有权利发表意见。

2. 初中生:参加学生会的同学们都是学校的议郎,他们可以代表我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3. 高中生:在学生自治会的会议上,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可以成为议郎,参与决策和讨论。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