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半推半就
释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bàn tuī bàn jiù ㄅㄢˋ ㄊㄨㄟ ㄅㄢˋ ㄐㄧㄨˋ

半推半就 


半推半就 bàntuī-bànjiù

[accept while pretending to refuse;half yield and half deny;half willing(at heart)and half unwilling(in appearence)] 推:抵拒、推辞;就:凑近、靠近。又推辞又靠近。形容假意推辞拒绝的样子

想来九公必实意要收的,与其学那俗态,半推半就,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实收了,倒也爽快。——《镜花缘》

李方哥半推半就的接了。 程朝奉正是会家不忙,见接了银子,晓得有了机关。——《二刻拍案惊奇》

词语解释

bàn tuī bàn jiù ㄅㄢˋ ㄊㄨㄟ ㄅㄢˋ ㄐㄧㄨˋ

半推半就 


心里愿意,表面上却不肯答应或接受。形容假意推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也半推半就,谢了坐,便坐下。” 巴金 《灭亡》第八章:“我起先推口说,我是外国人,夹在她们中间会使她们不方便,又故意找了些不大近情理的推辞,但终于半推半就地被房东女儿拉下去了。”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半推半就

成语(Idiom):半推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发音(Pronunciation):bàn tuī bàn j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心里有所犹豫,不情愿但又勉强接受或同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半推半就是由“半推”和“半就”两个词组合而成。半推指的是推脱,不愿意做某事;半就表示勉强同意或勉强接受。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内心里犹豫不决,不情愿但又勉强接受或同意的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心里有所犹豫,不情愿但又勉强接受或同意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某个决定或安排有所犹豫,但最终还是勉强接受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半推半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冷皮子传》中。故事中,有一位叫冷皮子的人,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不论别人问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半推半就地答应。后来,这个故事就被人们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内心里犹豫不决,不情愿但又勉强接受或同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是“半推”和“半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半推半就地答应了我,但我能感觉到他并不情愿。

2. 她半推半就地接受了邀请,看起来并不是特别愿意。

3. 我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个工作机会。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半推半就”这个成语与一个人在心里犹豫不决,不情愿但又勉强接受或同意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两个方向上,一边推脱一边勉强接受,形成了“半推半就”的状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犹豫不决”、“勉强应付”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问朋友要不要一起去游乐场,他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2. 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3. 高中生:虽然我对这个决定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4. 大学生:虽然我并不情愿去参加这个活动,但还是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