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抱节君 |
释义 | 成语(Idiom):抱节君 发音(Pronunciation):bào jié jū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诱惑和压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抱节君源自《左传·襄公十五年》:“鲁人以周公为圣人,故祭以牲。襄公使人告于周,曰:‘我将祭帝于霍,将奚以祭?’对曰:‘帝不可失,故祭以牲。’襄公曰:‘寡人犹未知也,将奚以祭?’对曰:‘不敢以祭。’襄公曰:‘告我。’对曰:‘祭以抱节君。’襄公曰:‘何谓抱节君?’对曰:‘养其德也。’襄公曰:‘诺。’”意为周襄王询问臣子如何祭祀帝神,臣子回答说:“帝神不可失去,所以祭祀是用牲畜。但是,周襄王仍然不明白,问臣子还有其他什么可以替代祭祀。臣子回答说:“不能用其他物品祭祀。”周襄王又问:“告诉我。”臣子回答说:“用坚守原则的君子来养育德行。”周襄王说:“好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抱节君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诱惑,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可以用来赞美那些坚持正义、不受利益驱使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抱节君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讲述了周襄王询问臣子如何祭祀帝神的故事。这个故事强调了坚守原则和操守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抱节君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抱”、“节”、“君”三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抱节君,从不为了个人利益而妥协。 2. 这位领导始终抱节君,不为任何诱惑所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抱节君”这个成语: 1. 将“抱”字与坚持原则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紧紧抱着一根节杆不放。 2. 将“节”字与操守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站在节日的庆典上,手中拿着一根节杆。 3. 将“君”字与正直和高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君子坐在高台上,手中拿着一根节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对于成语“抱节君”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操守、原则和道德的内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思想。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像抱节君一样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 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抱节君,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 高中生:面对各种诱惑,我要抱节君,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4.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我要抱节君,不为了获得一份工作而牺牲原则和操守。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