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辨颠帖
释义

成语(Idiom):辨颠帖

发音(Pronunciation):biàn diān tiě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辨别是非,分清对错。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辨颠帖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辨”意为辨别,分辨;“颠”意为颠倒,混乱;“帖”意为贴近、贴切。辨颠帖的基本含义是指辨别事物的真相,分清是非对错,辨别事物的本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辨颠帖常用于形容人能够分清是非,辨别真相,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明辨能力。同时,辨颠帖也可以用于指导他人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分辨是非,不被表面迷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辨颠帖的故事源于《后汉书·杨震传》。当时,杨震是东汉末年一位有才华的官员。他在担任河南尹时,遇到了一个名叫丁令的人,他被控告犯罪。丁令原本是个寡廉鲜耻的人,他利用权力欺压百姓,但是他却在案发后假装清白。其他官员都相信了丁令的谎言,只有杨震辨别出了丁令的真实面目。他通过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揭露了丁令的罪行,最终使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辨颠帖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辨颠帖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形容词组成,结构比较简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洞察力很强,总能辨颠帖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2.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辨颠帖,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辨颠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颠倒的世界中,他需要辨别事物的真相,分清对错,才能找到回归正常的方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辨颠帖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学习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学会辨颠帖,不被别人的话所影响。

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辨颠帖,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信息。

3. 高中生: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辨颠帖,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需要具备辨颠帖的能力,分清是非,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 12: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