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别房
释义

成语(Idiom):别房

发音(Pronunciation):bié f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争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别房源自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战国时期,项羽与刘邦争霸天下,刘邦派刘敬为使者去劝降项羽。刘敬到达项羽的营帐后,项羽正与部将们一起喝酒。刘敬进来后,项羽问他有什么事,刘敬回答说:“我奉刘邦之命,劝降大王。”项羽听后大怒,拔剑在地上划了一条线,说:“你过了这条线,就是我,你过不了这条线,就是刘邦。”刘敬见状,立即拔腿跨过线来到项羽的身边,说:“我是刘敬。”项羽闻言大笑,称赞刘敬有胆量,没有被线所限制,从而取消了将其处死的命令。从此,别房成为了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争执的成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别房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争执,特别是在政治、商业等领域。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对立的势力之间的斗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别房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具体来自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别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别”是动词,表示划分或分开;“房”是名词,表示房屋或住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两个政党之间的斗争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别房战。

2. 在商业竞争中,别房是常见的现象。

3. 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处于别房状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别房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在一间房子里争吵不休,彼此争斗不止,形成别房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与争斗和争执相关的成语,如“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爸爸和妈妈在家里吵架,他们好像在别房一样。

2. 初中生:班级里的两个学生为了班长的位置展开了一场别房。

3. 高中生:政治课上,老师讲述了古代战争时的别房情景。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2 3: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