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冰衿
释义

基本解释

犹拂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郗太尉 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覲,以 王丞相 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 王公 知其意,每引作它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流。 王公 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復谈。’ 郗 遂大瞋,冰衿而出,不得一言。”

成语(Idiom):冰衿

发音(Pronunciation):bīng jī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情冷淡,不热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冰衿的“冰”指冷,衿指领子,比喻人的性情冷淡,不热情。形容人冷漠、冷淡、不热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他人冷漠、冷淡,不热情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情冷淡,不善于交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衿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超传》中:“时有御史大夫冯绍之,性冷淡,故人谓之冰衿。”冯绍之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因其性情冷淡,朋友们就称他为“冰衿”。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冰和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待别人总是冷漠,真是个冰衿之人。

2. 她性格冷淡,被人称为冰衿女子。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冰和衿两个字形象地结合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的领子是由冰做成的,冷冰冰的,代表着冷漠的性情。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性情的成语,如“热情似火”、“冷若冰霜”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对待同学总是冷漠,就像一个冰衿一样。

2. 初中生(13-15岁):她性格冷淡,被同学们戏称为冰衿女孩。

3. 高中生(16-18岁):他对待人总是冷漠,被同学们称为冰衿之人。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他的性格冷漠,被朋友们戏称为冰衿。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6 12: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