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虫篆 |
释义 | 基本解释(1).犹虫书。 晋 成公绥 《隶书体》:“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陈书·顾野王传》:“长而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布囊坐於阶上,向月检书, 固 步覘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魏·王粲传》云: 邯郸淳 博学有才章,善《苍》《雅》虫篆。”参见“ 虫书 ”。 成语(Idiom):虫篆(chóng zhuàn) 发音(Pronunciation):chóng zhu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文字的书写工具,也用来比喻有意义的文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虫篆是由“虫”和“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虫”指的是昆虫,而“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工具。虫篆的意思是用昆虫的形状来比喻文字的书写工具,也可以用来比喻有意义的文字。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虫篆常用于形容文字的书写工具,也可以用来形容有意义的文字。可以用于写作、讲演、教育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虫篆的故事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古代的篆书常常用虫的形状作为字形的基础,因此人们就把文字书写工具称为虫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真是一手好虫篆。 2. 这篇文章用了许多虫篆,读起来非常有意思。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虫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用昆虫的形状来书写文字,或者想象文字变成了昆虫在纸上爬行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篆字的发展历史和篆书的特点,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过程。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用虫篆写了一篇作文。 2. 初中生(13-15岁):老师让我们学习虫篆,我觉得很有意思。 3. 高中生(16-18岁):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虫篆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4. 大学生及以上(19岁及以上):研究虫篆的历史和演变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非常重要。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