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大不恭 |
释义 | 基本解释即大不敬。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紫阁山村诗》:“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不恭罪。”《宋史·礼志二五》:“其合行典礼,令有司集议来上。如敢沮格,是使朕为人子而忘孝之道,当以大不恭论其罪。” 大不恭(dà bù gōng) 发音(dà bù g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态度非常不恭敬,毫无礼貌。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对他人或事物不敬、不尊重,态度恶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适用于形容某人对长辈、师长或有威望的人不恭敬的行为举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传古代有位儿童天才,名叫韩愈。他在年幼时就极具才华,但韩愈的父亲对他的才华并不欣赏,认为他过于自负。一次,韩愈与父亲争论时,不慎说出了“大不恭”的话,意思是对父亲的不敬。这一事件成为了“大不恭”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 + 动词 + 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竟然对老师大不恭,简直是无礼至极。 2. 孩子们应该懂得尊重长辈,不要表现出大不恭的态度。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大不恭”与形容词“大”和“恭”相结合,形象地表示出对他人不恭敬的态度。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与尊重和礼貌相关的成语,例如“恭敬不如从命”,“恭维奉承”,以及“尊师重道”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对老师说话时大不恭,被批评了。 2. 初中生:他对长辈态度大不恭,需要反省自己的行为。 3. 高中生:他在公开场合大不恭地批评了领导,引起了争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