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淡沱 |
释义 | 成语(Idiom):淡陀(dàn tuó) 发音(Pronunciation):dàn t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的味道清淡、淡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淡陀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品、食物或者情感的淡薄、清淡。它通常用来形容食物没有足够的调料,或者形容物品的味道不够浓郁。在情感上,淡陀可以表示感情淡薄、冷漠或者缺乏激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淡陀通常用在描述食物、饮料和情感上。例如,你可以用淡陀来形容一道没有足够调料的菜肴,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感情冷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淡陀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这首诗中用淡陀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简朴、清淡。后来,淡陀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的味道清淡或者情感的淡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淡陀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道菜太淡陀了,加点盐吧。 2.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淡陀,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淡陀与淡薄的发音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另外,可以尝试用自己熟悉的食物来形容淡陀的味道,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更多与味道和情感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清淡”、“浓郁”、“热情”等,以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不喜欢吃淡陀的菜,我喜欢有味道的。 2. 初中生(12-15岁):他的笑容总是淡陀的,让人感觉不真诚。 3. 高中生(15-18岁):这部电影的情节太淡陀了,没有悬念。 4. 大学生(18岁以上):他的演讲没有吸引力,听起来很淡陀。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