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释义

成语(Idiom):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发音(Pronunciation):dāng jú zhě mí, páng guān zhě qī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当局者指的是直接参与某个事件或情况的人,迷表示他们对于事件的真相或实质无法理解;旁观者指的是旁观、观察的人,清表示他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事情的真相或实质。这个成语形容在某个事件中,直接参与其中的人往往因为自身的利益、立场或情感而无法客观地看待事情,而旁观的人却能够客观地看待事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在某个事件或情况中,直接参与其中的人往往因为自身的立场、利益或情感的干扰而无法客观地看待事情,而旁观的人却能够客观地看待事情,看到事情的真相或实质。这个成语强调了旁观者的客观性和清晰度,暗示了当事人往往被自身的情感所蒙蔽,无法真正理解事件的本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事件中的不同立场或角度的人对于事情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异。可以用来描述政治、社会、经济等各种领域中的情况。例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地描述了一个政治家对于某个政策的看法与一个普通公民对于同一政策的看法的不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是很明确,但它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它可能是从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演变而来,强调了旁观者的客观性和清晰度,以及当事人由于自身的利益、立场或情感的干扰而无法客观地看待事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一个由七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包括了四个汉字的形容词短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这个争议事件中,我们应该保持旁观者的立场,保持客观,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这个案件的当事人由于自身的情感而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只有旁观者才能够清楚地看到事情的本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自己站在一个人群中观察某个事件,而当事人却因为自身的情感而迷失在其中,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客观性相关的成语,例如“明察秋毫”、“洞察一切”等等,来拓展对于观察和客观性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在学校足球比赛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地看到了队友的进球。

2. 初中生(14岁):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我发现了她的错误。

3. 高中生(17岁):在校园里发生的争议事件中,当事人因为自身的情感而迷失,只有旁观者才能够清楚地看到事情的真相。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1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