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盗例 |
释义 | 成语(Idiom):盗例 发音(Pronunciation):dào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抄袭、模仿他人的作品或创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盗例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盗指抄袭、模仿,例指事例、范例。盗例一词原本是指以抄袭他人的作品或创意为名,从中获得利益的行为。后来,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某人模仿他人的行为、言语或风格。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盗例一词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抄袭他人的作品或创意。它可以用于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盗例一词的故事起源。据说,战国时期的秦国宰相李斯曾经把别人的文章抄来,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一位名叫庞涓的人看到后,就写信给李斯,称他为盗例。李斯非常愤怒,但无法反驳。从此以后,盗例一词就成为了指责他人抄袭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盗例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顺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设计完全是盗例,毫无创意可言。 2. 这个作家的新书被指责为盗例,因为其中有很多抄袭他人的段落。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盗例的发音“dào lì”与“盗书立法”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在盗窃别人的书籍,并立法将这种行为合法化,这样可以帮助记忆盗例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盗例相关的成语,如“盗名欺世”、“剽窃”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的画画方式和我一模一样,简直是盗例! 初中生:这个学生的作文跟我之前写的一篇一样,简直是盗例。 高中生:他的演讲风格明显是盗例,完全没有自己的风格。 大学生:这篇论文明显是盗例,从头到尾都是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