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登宰 |
释义 | 成语(Idiom):登宰 发音(Pronunciation):dēng zǎ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死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登宰一词源自古代官府的行政流程。在古代中国,当有人死亡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程序,其中之一就是在官府登记死亡人员的信息。因此,登宰成为了表示人死亡的隐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登宰一般用于形容人的死亡,常见于文学作品、诗词、戏剧等艺术表达中。在现代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通常用于形容严肃的场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登宰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一书中,记载了一个关于登宰的故事。相传当时齐国有一位名叫登宰的人,他在官府登记自己的死亡信息时,被人们调侃为“登宰”。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人的死亡,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登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纪虽轻,但他的才华使人不禁怀疑他是否已经登宰。 2.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年轻的士兵登宰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登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府的登记簿上写着“登宰”两个字,表示人的死亡。将这个画面牢记于心,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死亡相关的成语,如“生死未卜”、“弃暗投明”等,可以拓展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的宠物狗不幸登宰了,我很伤心。 2. 初中生(13-15岁):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最后登宰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高中生(16-18岁):这个小说中的主角在一次意外中登宰,引发了整个故事的转折点。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登宰。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