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抵忤 |
释义 | 抵悞(dǐ wǔ) 发音:dǐ wǔ 基本含义:违背、违抗。 详细解释:抵悞是指违背、违抗。抵悞常用来形容人违背常理、违抗规定、不顺从众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抵悞常用于形容不听从指挥、不遵守规定、不顺从众人的行为。在工作场合中,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定或者不听从领导的指令,可以用抵悞来形容他的行为。抵悞也可以用来形容违背常理、违背道德的行为。 故事起源:抵悞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当时,鲁国的襄公派人去晋国求救,但是晋国的国君却不予理睬,这就是抵悞的典故。 成语结构:抵悞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抵”是动词,意为违背、违抗;“悞”是形容词,意为违背、违抗。 例句: 1. 他抵悞了家庭的规定,经常晚归。 2. 学生们不应该抵悞老师的教导。 3. 这个公司的员工经常抵悞上级的指示。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与其他形近的词语进行对比来记忆抵悞,例如“抵悞”与“违抗”、“不顺从”等意思相近,可以通过对比记忆来加深理解。 延伸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抵悞意思相近的成语来扩展词汇量,例如“违规”、“不从”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抵悞了老师的安排,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2. 初中生:他抵悞了家长的规定,经常晚归。 3. 高中生:学生们不应该抵悞老师的教导,应该认真听讲。 4. 大学生:他抵悞了学校的规定,没有参加必修课程。 5. 成年人: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不能抵悞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