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对课 |
释义 | 基本解释◎ 对课 duìkè 详细解释旧时私塾中的一种功课,即对对子。《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那时方会得对课,你道他对的课是怎么样妙的? 李先生 道:‘一双征雁向南飞。’ 赵雄 对道:‘两隻烧鹅朝北走。’” 蔡元培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词,就要用海字或水字来对他,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成语(Idiom):对课 发音(Pronunciation):duì k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相对、对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对课是指相对比较、对照学习,通过比较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对课常用于教育场景中,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的事物或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对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徐羡之传》中。徐羡之是晋朝的一位文学家,他在文章中用到了“对课”一词,意思是相对比较、对照学习。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对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对”和名词“课”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师让我们对课,看看两种方法的差异。 2. 这本书可以作为对课的参考资料。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类比记忆来记忆对课这个成语。将“对”字看作两个人相对站在一起,同时学习对比,就可以记住对课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对课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对簿公堂”、“对牛弹琴”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喜欢和同学一起对课,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对课,比较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我更明白了。 3. 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常常让我们对课,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事件,可以深入理解历史的发展。 4. 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对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