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饵糕 |
释义 | 成语(Idiom):饵糕 (ě gāo) 发音(Pronunciation):ér gā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捕鱼用的诱饵,比喻用来引诱人的手段或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 饵糕一词源于捕鱼时所用的诱饵,用来吸引鱼儿上钩。在比喻中,饵糕通常指用来引诱人的手段或事物。它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言辞或行为。使用饵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诱使对方做出某种行为或决策。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 饵糕一词常常用于形容某种手段或策略,用来引诱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事情。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以使用饵糕来吸引对方接受自己的条件;在政治竞选中,候选人可以利用饵糕来赢得选民的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关于饵糕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捕鱼时所使用的诱饵。在古代,捕鱼是人们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之一。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捕获鱼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诱饵,其中之一就是饵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演变成了比喻的意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 饵糕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第一个字是“饵”(ě),第二个字是“糕”(gāo)。这两个字的组合表示了诱饵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金钱作为饵糕,引诱对方签下了不利于自己的合同。 2. 这个广告使用了美食的图片作为饵糕,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 要记住饵糕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捕鱼时所用的诱饵。想象一下在水中放入一块饵糕,鱼儿被吸引过来并上钩的场景。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住饵糕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饵马之糖、饵人之言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使用手段或策略来引诱他人的意思。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用糖果作为饵糕,吸引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 2. 初中生(13-15岁):他用游戏作为饵糕,诱使我放弃学习。 3. 高中生(16-18岁):政客们常常使用承诺作为饵糕,吸引选民的支持。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公司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提供高薪作为饵糕。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