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二致
释义

基本解释

(1).指仁与孝。《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復銖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 李贤 注:“二致,仁、孝也。”
(2).不一致;两样。《宋史·儒林传二·周尧卿》:“其学《春秋》,由 左氏 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一个朝代里,政治有治有乱,本质并无二致。”

成语(Idiom):二致

发音(Pronunciation):èr zh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者观点达到一致,意见相同。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二致是由“二”和“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二”表示两个,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一致;“致”表示达到、走向,意味着达成一致的目标。二致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观点之间达到了一致,意见相同。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二致常用于描述人们的意见、观点或决策达成一致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商业谈判、团队合作、家庭决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二致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它常常被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人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一致的情况。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源于人们对于和谐、合作的追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团队成员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最终二致于对这个项目的方案。

2. 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通过沟通和妥协,最终二致于共同的目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住成语“二致”的方法可以是将其与“一致”进行对比。二致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一致,而一致则表示一个事物的一致。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二致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一致相关的成语,如“一致同心”、“异口同声”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一致和团队合作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经过讨论,二致于明天一起去公园游玩。

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选题,经过讨论和投票,我们二致于选择了“环保”作为调研主题。

3. 高中生:学生会的同学们经过多次会议,最终二致于举办一场慈善义演活动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