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二梁 |
释义 | 基本解释(1).冠名。古代以冠上梁数区分官职级别。 汉 ,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 晋 ,卿、大夫至千石以上二梁; 唐 宋 四品、五品二梁; 明 六品、七品二梁。 唐 皮日休 《添鱼具诗·篛笠》:“纵带二梁冠,终身不忘尔。” 成语(Idiom):二梁(èr liáng) 发音(Pronunciation):èr li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国家的两个重要支柱或者家庭的两个重要支持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二梁”源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国之二梁。”其中,“梁”是指支撑房屋的横梁,成为支撑物体的重要部分。而“二梁”则指的是国家或家庭中的两个重要支持者,承担着支撑整个国家或家庭的重要责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国家或家庭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场景中的两个重要支持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二梁”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昭公在位,他的国家正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昭公认为,国家的安定离不开国家内部的两个重要支持者,分别是齐国的宰相管仲和将军孙叔敖。他将他们比喻为国家的两个重要支撑点,称之为“国之二梁”。这个典故后来被人们引申为形容国家或家庭中的两个重要支持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夫妻俩是家里的二梁,共同支撑着整个家庭。 2. 这两位科学家是该领域的二梁,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二梁”与两个重要支持者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家庭或国家有关的成语,如“一家人”、“国士无双”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爸爸和妈妈是我们家的二梁,他们一起支持着我们的成长。 2. 初中生:在团队中,我和我的朋友是我们班级的二梁,我们共同努力,支持着整个班级的发展。 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我们是学校的二梁,我们要为学校的发展尽力而为。 4. 大学生:作为学生组织的骨干成员,我们是学校的二梁,我们要为学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