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儿皇帝 |
释义 | 基本解释儿皇帝 ér huáng dì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ér huáng dì ㄦˊ ㄏㄨㄤˊ ㄉㄧˋ儿皇帝(兒皇帝) ◎ 儿皇帝 érhuángdì [boy emperor] 五代时,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来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词语解释ér huáng dì ㄦˊ ㄏㄨㄤˊ ㄉㄧˋ儿皇帝(兒皇帝) 五代 契丹 之制,国君死,在墓旁起屋,谓之明殿,并置学士一人掌答书诏,逢有大庆吊,学士以亡君之名为书,称新君为儿皇帝。 后晋 石敬瑭 为谄媚 契丹 统治者 耶律德光 ,尊 德光 为父,从 契丹 俗,自称儿皇帝。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契丹》。后比喻傀儡政权的首脑。 柳亚子 《感事二首》之二:“头衔早锡儿皇帝,末路难为 楚 大夫。”亦省称“ 儿皇 ”。 陈毅 《“七七”五周年感怀》诗:“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成语(Idiom):儿皇帝(ér huáng dì) 发音(Pronunciation):ér huáng d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皇帝或君主,也用来形容某些人虽然地位高,但是年龄小、经验不足。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儿皇帝是由“儿”和“皇帝”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儿”指的是年幼的儿童,“皇帝”指的是帝王的称号。成语的含义是指年幼的皇帝或君主,也用来形容某些人虽然地位高,但是年龄小、经验不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地位高却年龄小、经验不足的人,特别是在政治、管理等领域。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权力过大却不懂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儿皇帝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明朝时期,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年幼的儿子朱翊钧被立为太子。然而,由于嘉靖皇帝长时间不亲政,朱翊钧在年幼时就接受了大量的权力,导致他在成为皇帝后无法有效地统治国家,被称为“儿皇帝”。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那些地位高却年龄小、经验不足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儿皇帝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位年轻的CEO虽然地位高,但是他还是个儿皇帝,缺乏实际经验。 2. 他虽然是公司的老板,但是他的决策常常像个儿皇帝一样,没有考虑周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幼的儿童穿着皇帝的服装,虽然地位高,但是他的表现却像个小孩子一样,不成熟。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中的儿皇帝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儿童皇帝”、“小皇帝”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虽然是班级的班长,但是他总是像个儿皇帝一样指挥我们。 2. 初中生:有些政治家在年轻时就开始从政,但是如果他们不努力学习,很容易成为儿皇帝。 3. 高中生:那个年轻的CEO虽然地位高,但是他的管理经验不足,常常像个儿皇帝一样做出错误的决策。 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年轻人要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要表现得像个儿皇帝一样独断专行。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