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放麛
释义

成语(Idiom):放麛(fàng mǐ)

发音(Pronunciation):fàng m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释放困兽,喻指解救被困压迫的人民。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放麛一词出自《晋书·王导传》,原指释放猛兽,后引申为解救被困压迫的人民。该成语寓意着解放人民、恢复自由。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放麛一词常用于描述解放人民、摆脱压迫的场景。可以用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讨论和写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放麛一词的故事起源于晋朝时期。当时,晋朝的王导担任官职,他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政策,力求解救被压迫的人民。王导采取了一种释放猛兽的方式,将囚禁在围栏中的麋鹿放出,象征着解放人民。后来,人们将这一行为比喻为解救被压迫的人民,形成了成语“放麛”。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放麛之举,使人民感受到了自由的呼吸。

2. 他在困境中放麛,为人民争取到了解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放麛”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含义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被困的动物被放出来,重获自由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晋朝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与解放、自由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加深对“放麛”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放麛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2. 初中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能为国家的放麛事业做出贡献。

3. 高中生:历史上许多伟大的领袖都曾放麛,为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

4. 大学生:放麛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它。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 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