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干戚 |
释义 | 基本解释(1).亦作“ 干鏚 ”。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亦为武舞所执的舞具。《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啟行。” 毛 传:“戚,斧也。” 郑玄 笺:“干,盾也。”《礼记·乐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孔颖达 疏:“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之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 刑天 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舒和》:“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 干戚(gàn qí) 发音:gàn qí 基本含义:指战争、冲突等激烈的斗争。 详细解释:干戚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为兵器和战车,后来引申为战争、冲突等激烈的斗争。它形容战争的凶险和激烈程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严重的冲突和纷争。 使用场景:干戚常用于形容战争、冲突等激烈的场景,也可以用来表示严重的纷争和冲突。 故事起源:干戚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战争。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将,他带领军队与敌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斗中,他的武器和战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用“干戚”来形容战争和冲突。 成语结构:干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干”表示战斗,亦可指冲突;“戚”表示战车和兵器。 例句: 1. 这场战争可谓是干戚激烈,损失惨重。 2. 这次会议上,双方进行了一场干戚不断的争论。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干戚”的发音来记忆,干(gàn)戚(qí)音近“干齐”,可以联想到战斗中的战车和兵器齐备。 延伸学习:了解更多与战争和冲突相关的成语,如“兵荒马乱”、“火烧眉毛”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干戚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干戚的故事。 2. 初中生:这个国家历经了无数次干戚,才取得了今天的繁荣。 3. 高中生:干戚不断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4. 大学生:在社会上,各种干戚纷争不断,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智。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