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苟同 |
释义 | 成语(Idiom):苟同 发音(Pronunciation):gǒu tó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没有自己的主见,盲从他人的意见或行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苟同是由“苟”和“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苟的意思是草率、马虎,同的意思是一致、相同。苟同的意思就是指人们没有自己的主见,随意盲从他人的意见或行动,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苟同多用于贬义,形容那些缺乏主见、盲从他人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敢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苟同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李逵负荆》故事。故事讲述了李逵因为苟同他人的意见而导致自己受到冤枉。从此,苟同就成了一个贬义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苟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苟同别人的意见,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 2. 这个团队里的人都太苟同了,没有人敢提出不同的看法。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草地上,四处张望,没有自己的主见,随意跟随别人的脚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苟同是一个贬义词语,与之相对的是“独立思考”和“有主见”。在现代社会中,独立思考和有主见的能力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些同学总是苟同老师的意见,从来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那些苟同别人意见的同学一起做项目,因为他们没有创新的思维。 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总是苟同校长的决策,没有自己的主见。 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要苟同他人的意见。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苟同别人的意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