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落汤鸡
释义

成语(Idiom):落汤鸡 (luò tāng jī)

发音(Pronunciation):luò tāng j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被雨水浇湿的样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经历失败或困境后的狼狈不堪的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被雨淋湿或遭遇失败后的狼狈不堪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传,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女主角杜丽娘在大雨中被官兵抓住,被迫和情郎分离。她被雨淋湿后,狼狈不堪,形容悲伤失意,后来成为了成语“落汤鸡”的意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落汤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落”、“汤”和“鸡”三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下雨时,他在街上迷路了,回家时已经落汤鸡了。

2. 考试失败后,他心情不好,整个人像个落汤鸡一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鸡掉进了一个大锅里的汤中,它被煮得狼狈不堪,全身湿透,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落汤鸡”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雨水相关的成语,如“雨过天晴”、“雨后春笋”等,可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下雨的时候,小明没有带伞,结果回家的时候成了一个落汤鸡。

2. 初中生(13-15岁):比赛失败后,他一脸落汤鸡的表情,让人心疼。

3. 高中生(16-18岁):考试考砸了,他觉得自己像个落汤鸡一样,一片失落。

随便看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2 10: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