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麻木不仁 |
释义 |
成语(Idiom):麻木不仁 发音(Pronunciation):má mù bù ré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心灵麻痹,感觉迟钝,对外界刺激缺乏敏感和反应。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麻木不仁是形容人在心理上或情感上对外界刺激缺乏感觉和反应。这种状态下的人往往没有情感波动,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和共鸣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麻木不仁常用于描述对于痛苦、悲伤、不幸等负面情绪或事件缺乏感受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于社会问题、他人的苦难等缺乏关注和关心的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外物》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庄子的哲学家在一次梦中的经历。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自如,感受到了自由和快乐。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蝴蝶,或者他是一个梦中的庄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对于自己和外界的认知是如此的模糊和不确定,有时候会产生麻木不仁的感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麻木不仁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麻木”表示感觉迟钝,没有感觉;形容词“不仁”表示缺乏同情心和共鸣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已经麻木不仁了。 2. 这个社会上有些人对于别人的苦难完全麻木不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心被冻结成了木头,失去了感觉和温暖,就好像是麻木不仁一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情感和心理相关的成语,如心如止水、感同身受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于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看到了流浪狗被欺负,却麻木不仁地继续玩耍。 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困扰,他表现得麻木不仁,完全没有帮助的意愿。 3. 高中生:在社会上看到太多的不公平和不幸,有些人会变得麻木不仁,不再相信正义的存在。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