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民无噍类
释义

成语(Idiom):民无噍类

发音(Pronunciation):mín wú jiāo lè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百姓没有了噍类(指牲畜)一样没有了生活来源,形容人民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噍类是古代指牲畜,这个成语意指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条件,生活困苦、贫穷无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民生活困苦、贫困潦倒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贫困地区、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楚国时,曾多次劝谏国君,希望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然而,国君却不听他的劝告,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苦,无法维持基本的生计。屈原为了表达对国君的失望和百姓的苦难,创造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民”、“无”、“噍”、“类”四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地区的百姓生活困苦,真是民无噍类。

2. 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多农村地区的百姓生活都是民无噍类的。

3. 这个社区的贫困人口生活潦倒,民无噍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结合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没有了牲畜的农村,百姓生活困苦、贫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屈原的故事和他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读过的一本书里写着,古代的百姓有时候会过着民无噍类的生活。

2. 初中生:这个地区的贫困人口生活真的很困难,他们是民无噍类。

3. 高中生: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创作了很多诗歌来抒发对百姓民无噍类的愤慨之情。

随便看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6 11:35:41